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升温模式下冻土地区装配式基础热稳定性研究
引用本文:陈赵育,李国玉,穆彦虎,俞祁浩,毛云程.不同升温模式下冻土地区装配式基础热稳定性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3,35(4):877-884.
作者姓名:陈赵育  李国玉  穆彦虎  俞祁浩  毛云程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0261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112106);;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JSJS(2010)935-936);;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SKLFSE-ZY-11)
摘    要:以IPCC SRES A2、A1B、B1三种气候变化模式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冻土区装配式基础的冻融过程以及活动层、融化深度、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扰动和气候变暖改变了冻土的热状态,促进了冻土退化,均为影响基础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混凝土桩基的强化导热作用加剧了冻融过程,气候升温导致活动层厚度增加,土层温度升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冻土响应减弱,冻土温度变化幅度越小;在三种升温模式下50年后融化深度分别达到3.12m、5.07m和6.02m,而同期天然场地活动层厚度为2.07m、4.37 m、5.62 m,说明冻土对不同升温模式的响应程度不同,且中心冻土在气候变暖和工程扰动双重影响下退化更快;从第10年到第50年,这三种模式下桩基中心融化速率分别为1.5 cm·α-1,6.2 cm·α-1,8.6 cm·α-1,即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土层融化深度增加,冻土退化速度加快;低升温率时冻土变化主要受工程作用,而在较高升温模式下冻土退化则主要受气候变暖的影响.

关 键 词:青藏直流输电工程    升温模式    装配式基础    热稳定性    多年冻土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