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内微球粒的发现与研究
引用本文:高振刚,徐道一,张勤文,孙亦因.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内微球粒的发现与研究[J].地质论评,1987,33(3):203-211.
作者姓名:高振刚  徐道一  张勤文  孙亦因
作者单位: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高振刚,徐道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张勤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孙亦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摘    要:在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层内发现了大量微球粒,这些微球粒数目的峰值在层位上与铱异常、碳稳定同位素负异常大体是一致的,与生物大量绝灭也大体上是相当的。显示了与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层内相类似的微球粒数目变化特征。某些铁质微球粒的结构表明,微球粒形成于高温熔体急速冷却的物理环境。有些微球粒的Cr/Fe与CI型陨石相近,有些与铁质宇宙尘的相近,而有些则与地球物质的相近。微球粒的来源是复杂的,现有来源于地内的,也有来源于地外的。此文主要是介绍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层内所发现的微球粒及对其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