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区铁边城区块长8储层成岩致密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西安 7100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 730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
摘    要: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和流体包裹体等多种测试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区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和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成藏的时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储集性能较差,平均孔隙度为7.34%、平均渗透率为0.11×10~(-3)μm~2,属于较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成岩演化阶段主体已进入中成岩A期;储层成岩-致密化过程先后经历了早成岩A-B期压实+胶结减孔、中成岩A_1期溶蚀增孔+胶结减孔、中成岩A_2期胶结减孔3个主要阶段。早白垩世末(100 Ma)最大埋深之前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根本原因,造成孔隙度分别降低了21.14%和14.0%,溶蚀增加的孔隙度仅为1.76%;早白垩世中期2个主要幕次(123 Ma和105 Ma)的大规模烃类充注-成藏事件开始发生时,储层孔隙度已在晚期胶结作用影响下降至7.82%,成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因而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铁边城区块  长8油层组  成岩作用  致密化  油气成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