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面向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的矿业废弃地再生研究: 以大冶为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景观学系 ,武汉 430074;巴塞罗那大学 ,西班牙 巴塞罗那 08028;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 , 湖北 黄石 435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景观学系 ,武汉 430074;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武汉 43007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景观学系 ,武汉 430074
摘    要: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在重构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提升矿业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上作用关键。一方面,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矿业废弃地是矿业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增量,另一方面,以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为导向的治理是破解当前矿业废弃地治理低效的有效途径。湖北省大冶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评价大冶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矿业废弃地空间分布,评价其生态潜力,进而提出生态型、生活型和生产型3种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改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大冶市生态基底良好,但是景观破碎化严重,连通性弱;(2)大部分矿业废弃地生态潜力较高,60%的矿业废弃地可以转化为绿色基础设施;(3)30%的矿业废弃地适合生态型改造、52%的适合生活型改造、18%的适合生产型改造。

关 键 词:绿色基础设施  矿业废弃地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大冶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