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冀中地区西柳10断块Es_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杜玉洪,郭发军,陈洪,王红梅,郭睿,杨会鹏,张浩,朱玉双.冀中地区西柳10断块Es_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8(5).
作者姓名:杜玉洪  郭发军  陈洪  王红梅  郭睿  杨会鹏  张浩  朱玉双
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石油大学
摘    要:从不同角度解析西柳10断块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可以为该地区沙二段储层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真实砂岩模型等测试手段探讨了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对可动流体饱和度、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西柳地区沙二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粒间孔及溶孔越发育,有效孔喉连通性越强,其进汞饱和度越高。依据排驱压力将储层划分为3类,排驱压力小于0.1 MPa时,储层为Ⅰ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66.1%,驱替类型以网状为主;排驱压力介于0.1~0.5MPa时,储层为Ⅱ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57.9%,驱替类型以指状-网状为主;排驱压力大于0.5MPa时,储层为Ⅲ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46.2%,驱替类型以指状为主。当渗透率小于2×10~(-3) μm~2,喉道半径小于2.3 μm时,可动流体饱和度、驱油效率受两者影响明显。喉道半径是影响储层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