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川龚家垭口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引用本文:杨鹏,袁海锋,叶子旭.利川龚家垭口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中国煤炭地质,2023(5):34-45.
作者姓名:杨鹏  袁海锋  叶子旭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2130);
摘    要:近年来,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区域飞仙关组滩相储层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指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对鄂西海槽西侧地区滩相储层的勘探具有借鉴意义。重点分析鄂西海槽西侧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从利川龚家垭口剖面野外地质观察及野外岩样薄片观察入手,结合阴极发光分析、激光微区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及87Sr/86Sr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了龚家垭口飞仙关组滩相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特征。认识如下:(1)研究区储层主要分布在飞二段顶部及飞三段,储集岩以台地边缘颗粒滩沉积的残余砂屑(鲕粒)白云岩,云质鲕粒灰岩、砂屑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局部发育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铸模孔等;(2)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胶结充填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另一类是以溶蚀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段白云石化模式为较局限环境下的同生—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白云石化流体为高盐度局限海水,同时存在大气淡水的参与;(3)研究区颗粒...

关 键 词:飞仙关组  台内滩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孔隙演化  龚家垭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