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鲉棘毒液对螫伤大鼠局部组织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晓萍,张克凌,于业军.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鲉棘毒液对螫伤大鼠局部组织结构及代谢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00,31(2):130-134.
作者姓名:刘晓萍  张克凌  于业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266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70645,山东省教育委员会资助!J91K01
摘    要:于1996—1997年春、秋渔汛季节,在山东青岛、日照沿海采集日本鬼鲉,分离毒腺,提取毒腺粗提液,对大鼠后肢进行肌肉注射,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和检测局部皮肤和肌肉的组织结构改变、注射局部肌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神经肌肉连接处的已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以及神经肽──P物质和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毒腺粗提液局部注射可造成大鼠肢体麻痹;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明显肿胀,肌细胞有损伤,其内SDH活性显著降低,肌细胞及其间质水肿、血管扩张、伴有出血现象;神经肌肉连接处AchE活性显著增强;局部肌肉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而生长抑素含量显著降低。提示毒棘螫伤造成的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与P物质有关,造成肢体麻痹可能与肌细胞损伤及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分解过程增强有关。

关 键 词:日本鬼鲉  乙酸胆碱酯酶  P物质  生长抑素
收稿时间:1998/6/25 0:00:00
修稿时间:1999/5/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