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和《显微煤岩类型分类》国家标准的相互关系
引用本文:肖文钊.《烟煤显微组分分类》和《显微煤岩类型分类》国家标准的相互关系[J].中国煤田地质,2000,12(1):77-78.
作者姓名:肖文钊
作者单位:肖文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710054)
摘    要:1引言显微组分是显微镜下可辨认的煤的有机成分。显微煤岩类型是煤的显微组分及矿物的天然组合 ,不同的显微煤岩类型反映出煤的地质成因、煤相、成煤原始物质和煤的化学工艺性质的差别。因此 ,进行显微煤岩类型分析对研究煤的聚积方式、煤相变化、煤层对比以及评价煤的可选性和炼焦工艺性质等都有实际意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提出了显微煤岩类型的分类标准。我国的《显微煤岩类型分类》国家标准[1]中显微组分按三大组划分 :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但这与《烟煤显微组分分类》国家标准[2]的四分法不一致 ,缺少半镜质组—镜…

关 键 词:烟煤  显微组分  分类  显微煤岩类型  国家标准
文章编号:1004-9177(2000)01-0077-02
修稿时间:1999年4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