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引用本文:刘斌涛,陶和平,刘邵权,于慧.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4(2).
作者姓名:刘斌涛  陶和平  刘邵权  于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8-0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205-01)
摘    要: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极易发区,高频度、高强度的自然灾害已经给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川滇黔接壤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构建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主要灾种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取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即小江—安宁河深大断裂、金沙江沿线和乌蒙山区3个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是控制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威胁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GDP总量都占到研究区的一半以上,防灾减灾成为该地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研究也发现自然灾害对农村区域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中,特别是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影响。

关 键 词:自然灾害  危险度  地域分异  川滇黔接壤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