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斜压海流的垂向结构
引用本文:邱章,方文东.南海北部大陆坡区斜压海流的垂向结构[J].台湾海峡,2000,19(4):405-412.
作者姓名:邱章  方文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基金项目: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科技部攀登计划 
摘    要:对南海北部陆坡区一定点站连续28.6d的27个等间隔水层(11,15,…,115m)的ADCP海流观测资料进行正压海流、斜压海流分解, 运用调和分析、功率谱分析和能量计算等方法着重对观测点各水层的斜压海流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斜压海流向岸分量平均值、斜压海流两分量样本标准差、斜压海流K1分潮流振幅、斜压海流的平均涡动动能以及斜压海流向岸分量功率谱显著的谱峰值的垂向分布均随深度的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2)斜压海流的日周期显著, 斜压海流的日分潮流的椭圆长轴方向偏NW-SE向, 日分潮流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斜压海流的日分潮流迟角的垂向分布是:约以67m为界,界面附近水层的迟角变化较大,远离界面的水层的迟角分布较稳定,界面上、下水体的迟角反向;67m层以浅水层, 相对集中在300°附近,67m以深水层,主要分布在120°周围.(3)斜压海流的平均涡动动能较大,约占实测海流平均动能的41%,其向岸分量大于沿岸分量, 且其大小与日分潮流椭圆的长短轴分布相对应.(4)斜压海流功率谱峰值显著周期在24h左右;19与99m层相同,为23.6h,55m层为24.4h;斜压海流向岸分量与沿岸分量功率谱的显著谱峰值的垂向分布有所不同, 前者随深度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后者则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关 键 词:南海  正压海流  斜压海流  垂向结构  功率谱分析  时间序列

Vertical structure of baroclinic currents over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tinental slope
Qiu Zhang,Fang Wendong.Vertical structure of baroclinic currents over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tinental slope[J].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2000,19(4):405-412.
Authors:Qiu Zhang  Fang Wend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