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林甸地热田热水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
引用本文:朱瑞杰,周学军,詹涛,马永法,王旭,董俊领,刘玲,杨峰田,李栋,石宇佳,苏玉娟.黑龙江林甸地热田热水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J].中国地质,2023(6):1667-1677.
作者姓名:朱瑞杰  周学军  詹涛  马永法  王旭  董俊领  刘玲  杨峰田  李栋  石宇佳  苏玉娟
作者单位:1.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2. 吉林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3.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202167)资助~~;
摘    要:【研究目的】研究地热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助于揭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演化和指示热储地球化学环境。已有研究显示,林甸地热田热水还原性强且富含甲烷,但关于微生物在甲烷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揭示其甲烷生成途径。【研究方法】在地热供暖季和非供暖季采集并测试了9个热水微生物样品,并对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属水平上,林甸地热水中优势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与已有报道的地热系统有一定差异,而同油田热水相似;供暖季和非供暖季热水中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大,非供暖季细菌多样性高于供暖季,但古菌多样性基本不受开采影响;优势古菌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产甲烷菌为主,地热流体中的甲烷气体主要源于H2还原CO2产甲烷途径,而甲基歧化产甲烷作用和H2还原甲基化合物产甲烷途径次之。【结论】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较为独特,与地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地热开采扰动有关。

关 键 词:地热田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开采扰动  产甲烷作用  地热调查工程  林甸  黑龙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