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结构性黄土的临界压力比及其边界面塑性本构模型预测
引用本文:康孝森,廖红建,黄强兵,霍秉尧.结构性黄土的临界压力比及其边界面塑性本构模型预测[J].岩土力学,2022(6):1469-1480.
作者姓名:康孝森  廖红建  黄强兵  霍秉尧
作者单位: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2. 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102317,No.42041006,No.51879212);
摘    要:结构性黄土的临界状态与初始孔隙比有关,表现出临界状态线不唯一,需通过指标临界压力比反映,而修正剑桥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的临界状态线唯一,这导致结构性黄土的临界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难以被准确预测。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原状黄土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根据临界压力比的公式,计算得到了不同初始孔隙比条件下指标临界压力比的值,发现原状黄土的临界压力比与初始孔隙比成反比例关系,阐明了其临界压力比的物理力学意义;进一步,在一个考虑临界压力比的边界面塑性本构模型框架下,引入结构性硬化参数以反映原状黄土在等向压缩路径下的结构劣化,通过临界压力比的不同取值来反映临界状态线不唯一,通过耦合塑性偏应变引起结构强度衰减与塑性体变引起结构劣化两个方面充分反映黄土的结构性劣化行为;最后,采用该模型预测了原状黄土三轴不排水剪切行为与等向压缩行为,临界状态、应变软化、应力路径及孔隙水压力预测效果良好。以上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的临界压力比物理意义明确,且取值方法可靠,本构模型若考虑临界压力比则能切实反映黄土实际的临界状态。上述研究结果对于黄土地区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 键 词:黄土  临界压力比  边界面塑性  本构模型  结构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