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齐齐哈尔地区低温地热系统调查中的应用——以HLD1井为例
引用本文:裴发根,张小博,王绪本,吕琴音,方慧,陈德元,张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齐齐哈尔地区低温地热系统调查中的应用——以HLD1井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36(4):1432-1442.
作者姓名:裴发根  张小博  王绪本  吕琴音  方慧  陈德元  张健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065000;国家现代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廊坊065000;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065000;国家现代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廊坊065000;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廊坊0650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110034
摘    要:随着我国"蓝天保卫战"打响,以及快速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地热资源因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齐齐哈尔龙安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展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方法包括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与反射地震勘探,通过对地热能控热要素——盖层、热储层、热源与导热通道的综合分析,查明了控热要素的空间配置关系,确立了该地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该区低温地热资源调查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研究发现,盖层主要为白垩系嫩江组与明水组的泥岩层,盖层厚度大,其中以嫩江组为主的低阻盖层主体埋深范围620 ~ 1020 m;热储层主要为白垩系泉头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的砂岩层,热储层厚度中等,主要埋深范围1050~ 1350 m;热源——盆地下部与基底的花岗岩、花岗斑岩等酸性岩体富含放射性元素,其衰变生热,以及下部幔源热向上热传导产生的热量;导热通道为热储层内部及下部断裂构造,这些断裂为热量的传导及热液的运移提供了运输通道.最后提出了该区的低温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层控热盖热储-岩体放射生热与地幔热共同供热-热传导与断裂通道共同导热"的热水系统成因模式.

关 键 词:地热  地球物理勘探  盖层  热储层  热源

Application in geothermal survey of low temperature system by integrate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n the Qiqihar area:take the well HLD1 as an example
PEI FaGen,ZHANG XiaoBo,WANG XuBen,L QinYin,FANG Hui,CHEN DeYuan,ZHANG Jian.Application in geothermal survey of low temperature system by integrate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n the Qiqihar area:take the well HLD1 as an example[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21,36(4):1432-1442.
Authors:PEI FaGen  ZHANG XiaoBo  WANG XuBen  L QinYin  FANG Hui  CHEN DeYuan  ZHANG Jian
Institution:PEI FaGen,ZHANG XiaoBo,WANG XuBen,L(U) QinYin,FANG Hui,CHEN DeYuan,ZHANG J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