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层序演化过程与其控制下的聚煤模式
引用本文:付超,于兴河,李顺利,李树新,何发岐,彭子霄.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层序演化过程与其控制下的聚煤模式[J].沉积学报,2023(5):1598-1608.
作者姓名:付超  于兴河  李顺利  李树新  何发岐  彭子霄
作者单位:1.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3. 中石油煤层气分公司;4. 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112);;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2022M723532)~~;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煤层气产地,其较为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为陆表海背景下聚煤环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以鄂尔多斯东部晚古生代沉积为例,建立统一标准的层序地层格架,并且提出对应的层序叠置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陆表海聚煤规律,揭示不同层系间聚煤范围的差异,厘清垂向上的层序叠加样式和平面含煤沉积体展布规律之间的关系。从井—震精细解释出发,定量刻画出不同平面范围内沉积物供给量(S)与可容纳空间变化量(A)。最终归纳出三种短期层序的叠加演化样式:持续进积型层序,持续暴露型层序,沉积转化型层序。其中,持续进积型层序主要发育中厚煤层,受地形影响较大;持续暴露型层序发育煤层较薄,分布范围有限;沉积转化型层序,沉积供给方向不断变化,导致泥炭局部聚集为厚煤层,但是平面发育范围有限。针对上述三种层序样式,结合成煤环境确定对应主控因素,提出持续进积型层序与持续暴露型层序主要受控于可容纳空间变化,而沉积转化型层序受控于沉积供给速率影响。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可容纳空间  沉积物供给  聚煤响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