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白杨河杨庄岩体侵入机制与成矿作用
引用本文:庞星,张浩浩,鲁克改,杨文龙,陈浩,张雷.新疆白杨河杨庄岩体侵入机制与成矿作用[J].铀矿地质,2023(5):804-815.
作者姓名:庞星  张浩浩  鲁克改  杨文龙  陈浩  张雷
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摘    要:新疆白杨河杨庄岩体是西准噶尔重要的次火山岩体。文章通过对前人工作总结、地质调查、深部钻探查证以及样品采集分析等,探讨白杨河杨庄岩体的侵入机制。结果表明:杨庄岩体属于同源岩浆以脉动侵位的“内侵式”生长方式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侵入机制可以划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形成晚石炭世第三次侵入期次(西部岩体),分布在岩体下部及边缘;第二期形成晚石炭世第四次侵入期次(中东部岩体),分布在岩体上部;中东部和西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没有明显差异性,两岩体均富Si、富K、Al弱过饱和、贫Fe、Mg;中东岩体构造比较发育,多组原生节理密集排列,为后期成矿热液富集提供了空间,西部岩体构造不发育,以碎裂岩为特征;中东岩体矿化特征明显,矿化主要产在岩体内及围岩接触带附近,西部岩体剥蚀深度较深,上部大部分被剥蚀掉,成矿条件相对较差。本区主要的工业铀、铍、钼矿体产于中东部岩体中。

关 键 词:杨庄岩体  两次侵入  铀、铍、钼矿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