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西北凤凰地区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蒋红安,范鹏飞,欧阳平宁,王珂,李杰,章健.湘西北凤凰地区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铀矿地质,2023(1):71-83.
作者姓名:蒋红安  范鹏飞  欧阳平宁  王珂  李杰  章健
作者单位:1. 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2. 湖南省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震旦系留茶坡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在湘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铀多金属富集层。文章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凤凰地区黑色岩系微量元素与铀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Mo、V等多金属富集层位基本相同,且多与铀异常层重叠。V/(V+Ni)值为0.66~0.97,U/Th值为3.31~144.75,V/Sc值为28.62~4 155.05,V/Cr值为1.54~25.15,δU值为1.82~2.00,均指示缺氧-硫化环境;凤凰地区Ni-Co-Zn三角图解显示出热水沉积特征,稀土元素分析显示Eu正异常(δEu值为1.12~1.39)和Ce负异常(δCe值为0.32~0.77),Sr/Ba值小于1,样品发育较多重晶石,结合微量元素特征与重晶石成因,认为沉积过程有海底喷流作用的参与。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使得铀多金属初步富集,海底喷流作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并对前期预富集的矿物溶蚀、萃取,在晶粒间或微裂隙重结晶,形成钛铀矿、紫硫镍矿和辉钼矿等独立矿物,同时在有机质作用下吸附各种多金属元素,形成钒系水云母矿物、硫钼矿集合体和针镍矿等多金属矿物(集合体),最终固结成岩形成铀多...

关 键 词:黑色岩系  铀多金属  湘西北  凤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