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1—2022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郭艺楠,黄志诚,杜军,徐薇.1981—2022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J].甘肃气象,2024(1):47-53.
作者姓名:郭艺楠  黄志诚  杜军  徐薇
作者单位:1. 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3.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开放实验室
摘    要: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和R/S分析法,分析≥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10℃界限温度出现明显垂直地带性特征,包括≥10℃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与积温减少。(2)近42 a来,该地区≥10℃初日普遍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53 d·(10 a)-1;终日延后,倾向率为3.33 d·(10 a)-1;持续日数和积温均明显增加,倾向率分别为5.87 d·(10 a)-1、106.19℃·d·(10 a)-1。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这种变化更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是过去40 a≥10℃初日最迟、终日最早、持续日数最短、积温最少的10 a,与之相对的是21世纪10年代的情况截然相反。(4)≥10℃界限温度的H指数均大于0.65,...

关 键 词:≥10℃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突变  西藏“一江两河”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