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与贵州汞(金锑)矿床成因机制再探讨——从黔东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理论得到的启示
引用本文:陈履安,周琦.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与贵州汞(金锑)矿床成因机制再探讨——从黔东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理论得到的启示[J].地质论评,2019,65(2):431-437.
作者姓名:陈履安  周琦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学会,贵阳, 550004;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贵阳, 550018;贵州省地质学会,贵阳, 550004;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阳, 550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省矿产资源调查成果综合集成与服务产品开发”(编号:DD20160346-28)、“贵州锰矿成因与成矿规律”(编号: DD20160346- 54)和贵州省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编号: 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618)项目的成果。
摘    要:受黔东地区南华纪锰矿的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理论启示,在研究贵州典型汞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引入成矿过程。提出富含汞(包括气态汞)、还原硫、Cl^-的含矿—运矿流体与含汞围岩相互作用,进一步论证推断深部油气藏的圈闭体系和围岩都可能是汞的重要来源。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有油气(烃类)参与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是还原硫(H_2S、HS^-、S2-)的主要来源,而油气(烃类)在成矿作用中发挥了还原剂的重要作用。含矿的热流体(藏)渗漏或者喷溢,同时又溶解流经围岩中以辰砂、单质汞等形式存在的汞,转变为可溶解的汞—硫配合物而运移,在系统从封闭转为开放的构造作用下,气体组分逸失,在还原硫浓度m(S2-)降低、Eh升高、pH降低、压力和温度降低以及盐度降低等物理化学条件下成矿。类比研究显示,贵州一些金、锑等金属矿床具有与此类汞矿床类似的成矿机理。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这类(汞、金、锑)金属矿床的沉积—改造成因及作者提出的相关地球化学机理应当加以适当修正。

关 键 词: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  古天然气渗漏沉积作用  汞矿床  金矿床  锑矿床  油气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机理  贵州
收稿时间:2018/10/13 0:00:00
修稿时间:2018/12/1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