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中部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变
引用本文:魏建飞,刘晓阳,丁志伟.中国中部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2).
作者姓名:魏建飞  刘晓阳  丁志伟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
摘    要:基于城区常住人口指标,运用城镇体系规模分析的多种方法,分析1995—2017年我国中部地区多尺度的规模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级市数目与人口金字塔均由较规则塔形结构演化成"纺锤型";建制市数目金字塔趋于完善,人口金字塔演化成"纺锤型";城镇数目金字塔变化不明显,人口金字塔演化为不规则形。(2)城市首位度指数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且逐渐偏离理想值,以武汉、郑州为首的高位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理想。(3)整体城市规模体系符合分形规律但体系分布日益分散,拟合线不断向外偏离。地级市视角下拟合线斜率波动变化,建制市及城镇视角下斜率逐渐减小。(4)城镇密集区范围均不断扩大,且在同时间段内集聚程度由强至弱、集聚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县城、建制市、地级市。地级市和建制市的核心集聚区最终演变为以合肥为顶端,以郑州、太原为"撇",以武汉、长沙为"捺"的"人字型"结构;城镇密集区由以武汉、郑州为核心的"双星"格局演变成以武汉、郑州、合肥、长沙为增长极的"四核T字型"分布格局。

关 键 词:城镇体系  规模结构  演变  广义城镇  中部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