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同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富集的生物标志物证据
引用本文:关林瑞,钱坤,李俊霞,谢先军.大同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富集的生物标志物证据[J].地质科技情报,2019(1).
作者姓名:关林瑞  钱坤  李俊霞  谢先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摘    要:为查明有机质微生物降解过程对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富集的影响,以大同盆地为研究区,对区内22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水化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碘质量浓度为5~1 212μg/L,其中,56.52%的地下水样品中碘质量浓度超过饮用水标准限定值150μg/L。地下水样品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饱和烃中存在大量"未分辨组分(UCM)";CPI_1和CPI_2分别为0.38~1.03和0.27~1.19;低相对分子质量正构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上述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含水层中有机质经历了强烈的微生物降解。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产生的HCO_3~-通过竞争吸附,导致沉积物中吸附态碘的解吸附并在地下水中富集。此外,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有利于迁移能力强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质或有机胶体的形成,该类有机物通过吸附或螯合作用进一步促进碘在地下水中的富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