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剖面恐龙蛋壳稳定同位素记录:地层及古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赵资奎,严正.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剖面恐龙蛋壳稳定同位素记录:地层及古环境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0,30(2).
作者姓名:赵资奎  严正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研究了南雄盆地两个白晋垩-第三系(K/T)剖面恐龙蛋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在 K/T交界过渡的大约 150 ka期间内, δ~(18)O出现了多次向正值偏移,说明当时曾出现过至少 3次年平均气温在 27℃以上的相当严重的干燥气候.蛋壳δ~(13)C值在-8.37‰。~11.60‰之间,再加上因新陈代谢作用富集了16‰,表明由这些蛋壳所代表的恐龙可能以δ~(13)C为~24.3‰~27.60‰的C_3型植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然而,在K/T交界过渡期间蛋壳δ~(13)C相对亏损(约1.3‰)可能间接说明当时曾有过较长时间大气CO_2浓度的持续升高.

关 键 词:KIT交界  恐龙蛋壳  同位素组成  古环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