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别山北缘两次俯冲(碰撞)的岩石学和构造学证据
引用本文:杨坤光,马昌前,简平,杨巍然.大别山北缘两次俯冲(碰撞)的岩石学和构造学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0,30(4).
作者姓名:杨坤光  马昌前  简平  杨巍然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2.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2100,49972022
摘    要:大别山北缘北淮阳境内的马畈岩体((462.7±1.5) Ma)、笃祜店岩体((293 ± 12) Ma)、苏仙石岩体((146.2± 0.9) Ma)分别形成在加里东、海西和燕山构造阶段.岩石学研究表明3期岩体均为I型花岗岩,马畈岩体和笃祜店岩体具有陆弧花岗岩特点,是破坏性板块边缘产物;苏仙石岩体具有碰撞后隆升花岗岩特点.构造分析显示三者变形特点明显不同:马畈岩体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期变形,变形较为复杂;笃祜店岩体经历了印支-燕山期变形,变形强度大;苏仙石岩体经历了燕山期变形,变形强度小.根据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综合分析,在古生代,扬子板块曾两次向华北板块之下消减、碰撞.早期(约 400 Ma)碰撞形成北淮阳结晶基底并伴有加里东期高压榴辉岩,晚期(230 Ma)碰撞形成大别山造山带并伴有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大别山北缘的北淮阳构造带具有多旋回碰撞缝合带特点.

关 键 词:大别山  北淮阳构造带  花岗岩  多旋回缝合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