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齐信,陈州丰,邵长生,陈立德.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作者姓名:齐信  陈州丰  邵长生  陈立德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23;中国地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23;中国地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23;中国地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23
摘    要:在九江地区开展断裂活动性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剖面中发育丰富的地裂缝。本文选择三个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出露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实测展开对剖面的地层序列、地裂缝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地裂缝与区域断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以下4点发现:1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地裂缝形态特征多样,多呈"V"型,"倒V"型,"Y"型,"扫帚"型和"直线"型等;2地裂缝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多呈灰白色、浅灰色条带,宽度不等,多呈上窄下宽,向上渐尖灭,向下未见底。地裂缝内充填物具有劈理化、压扁、挤压、拖拽等受力流变现象;3平面分布上,地裂缝出露剖面PM1位于九江-德安断裂NE末端,PM2位于襄樊-广济断裂SE末端,PM3位于城门山-范家铺断裂带中部,地裂缝出露剖面位置与九江地区区域性断裂展布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M1、PM2和PM3三个剖面的主要地裂缝走向分别为NE、NW和NEE,与其高度相关的断裂走向也分别一致;4PM3剖面发育一条第四纪断层,断层产状为145°∠68°,显示正断性质,最大错据可达1m。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发育是受区域性断裂和地震震中控制的,地裂缝的形成是区域性断裂活动和古地震事件在地表的响应。九江地区第四纪地裂缝的发现,给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也为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关 键 词:地裂缝  裂缝泥  活动断层  古地震  九江地区
收稿时间:2014/11/24 0:00:00
修稿时间:2015/2/17 0:00:00

Typical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ternary in the Jiujiang Area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
QI Xin,CHEN Zhoufeng,SHAO Changsheng and CHEN Lide.Typical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ternary in the Jiujiang Area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5,89(12):2266-2276.
Authors:QI Xin  CHEN Zhoufeng  SHAO Changsheng and CHEN Lide
Institution:Wuha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23;Wuha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23;Wuha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23;Wuha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23
Abstract:
Keywords:fissure  fissure mud  active fault  paleo earthquake  Jiujiang are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