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水δ18O、δD和3H的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苏小四,林学钰,廖资生,王金生.黄河水δ18O、δD和3H的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化学,2003,32(4):349-357.
作者姓名:苏小四  林学钰  廖资生  王金生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75;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英国皇家学会资助项目,G1999043606,Q778,,
摘    要:根据2000年8~9月雨季和2001年3~4月旱季在黄河18条断面上河水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了黄河水占δ^18O、δD和^3H浓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黄河水具有稳定同位素比率逐渐增大而^3H浓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外来水体的混合作用、蒸发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水的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影响。黄河源头地区和中游地区是黄河两个主要的产流区,河水同位素的变化是不同径流来源对河水补给的良好标志。兰州以上黄河源头地区河水的δ^18O、δD的季节性变化与雨水相反,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贡献旱季大于雨季。晋陕峡谷北段雨季δ^18O相对较低的岩溶水和当地雨水对河川径流有明显的补给,而旱季^3H浓度相对较低的岩溶水对河川径流有一定的补给;吴堡—潼关段雨季和旱季均有同位素比率相对较高的地表支流(如汾河、渭河)的加入。河水水面蒸发作用对兰州—包头段和黄河下游段旱季河水的δ^18O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对这些河段雨季河水的同位素影响较小,灌溉回归水的蒸发可能是影响这些地段河水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黄河  同位素示踪  水循环  稳定同位素  水体  同位素比率  浓度
文章编号:0379-1726(2003)04-0349-09
修稿时间:2003年1月10日

Variation of isotopes in the Yellow River along the flow path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SU Xiao si,LIN Xue yu,LIAO Zi sheng,WANG Jin sheng.Variation of isotopes in the Yellow River along the flow path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J].Geochimica,2003,32(4):349-357.
Authors:SU Xiao si    LIN Xue yu    LIAO Zi sheng  WANG Jin sheng
Institution:SU Xiao si1,2,LIN Xue yu1,2,LIAO Zi sheng2,WANG Jin sheng1
Abstract:
Keywords:the Yellow River water  isotope tracing  water cycle  stable isotop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