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190ka BP以来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碳酸盐旋回及其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赵京涛,常凤鸣,李铁刚,南青云,李青.近190ka BP以来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碳酸盐旋回及其控制因素[J].岩石学报,2008,24(6):1401-1410.
作者姓名:赵京涛  常凤鸣  李铁刚  南青云  李青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2.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测评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土资源部测评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土资源部测评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土资源部测评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摘    要:对取自西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Ph05-5和WF3岩芯进行了CaCO3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钙质超微化石的碳酸盐溶解指数和初级生产力指标,分析了晚第四纪黑潮源区碳酸盐旋回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约190ka BP以来CaCO3含量整体上都表现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太平洋型"旋回特征,但菲律宾以东海区在末次冰期(MIS 4到MIS 2期)内部又显示出间冰段含量高、冰段含量低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碳酸盐旋回的控制因素在黑潮源区内部也有明显的差异,菲律宾以东海区以碳酸盐溶解作用为主,初级生产力起次要作用;而台湾东南部海区的主要因素则是初级生产力变化引起的钙质生物输入量的波动.菲律宾以东海区末次冰期内部表现出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则是溶解作用和初级生产力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 键 词:黑潮源区  碳酸盐旋回  溶解作用  初级生产力

Carbonate cycle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in Kuroshio source region during the last 190ka BP
ZHAO JingTao,CHANG FengMing,LI TieGang,NAN QingYan,LI Qing.Carbonate cycle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in Kuroshio source region during the last 190ka BP[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8,24(6):1401-1410.
Authors:ZHAO JingTao  CHANG FengMing  LI TieGang  NAN QingYan  LI Qing
Abstract:
Keywords:Kuroshio source region  Carbonate cycle  Dissolution  Primary productiv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