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闽浙近岸海域赤潮暴发前后海水营养盐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陈月红,石晓勇,韩秀荣,李鸿妹.闽浙近岸海域赤潮暴发前后海水营养盐特征分析[J].海洋通报,2015,34(5):568-576.
作者姓名:陈月红  石晓勇  韩秀荣  李鸿妹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北京 100194,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依据 2013年 4月 24日-5月 23日闽浙沿岸赤潮暴发前后 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各项溶解无机态 营养盐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并对其与赤潮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春季 DI N、PO 4 -P 和 Si O 3 -Si的平均 浓度分别为 (16. 62依8. 62 )滋mol / L、 (0. 75依0. 33 )滋mol / L和 (19. 91依10. 30 )滋mol / L,氮和磷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 准。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整体上表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高值区出现在飞云江口和闽江口等近海海域,赤潮暴发 后,整个调查海域各项营养盐分布表现出北低南高的特点。赤潮区域 DI N 和 PO 4 -P 浓度随着赤潮的发生、发展呈持续下降 的趋势,低氮磷比不利于东海原甲藻 ( Pr or ocent r um donghai ens e ) 的生长。水文跃层、生物作用、陆源输入及台湾暖流等是 影响春季 FA 断面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营养盐  分布特征  赤潮  闽浙沿岸
收稿时间:2015/1/18 0:00:00
修稿时间:2015/3/12 0:00:00

Charact eri s t i csofs eawat ernut ri ent sduri ngt heoccurrenceofharm f ul al galbl oom si n Fuj i an andZhej i angcoas t alarea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