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洲中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探讨
引用本文:张威,于治龙,李媛媛,贺明月.亚洲中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探讨[J].干旱区地理,2014(3).
作者姓名:张威  于治龙  李媛媛  贺明月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93、40971010、41230743)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绝对年代的不断增加,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以及演化特点日益明确,为探讨中纬度地区的冰川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耦合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亚洲中纬度地区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冰进时序、冰期历史和冰川规模显示出不同特点。总体来说,西部山地的冰川规模随时间逐渐缩小,冰川历史较为完整,冰川规模大于亚洲东部,东部山地的冰期历史较短,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不同地区的最大冰川扩展规模在时间上不一致,尤其是在末次冰期旋回中,MIS3/4阶段的冰川规模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末次冰盛期(LGM),冰进时序和规模演化指示了不同的大气环流尤其是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对冰川发育的重要影响。此外,构造因素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冰期系列。

关 键 词:亚洲  中纬度  冰期历史  冰川规模  差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