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裂变径迹法与青藏高原隆升
引用本文:宋友桂.裂变径迹法与青藏高原隆升[J].地球学报,2003,24(Z1).
作者姓名:宋友桂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摘    要:裂变径迹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方法,以测年范围广, 样品用量少,方法简便等优点,在地质学和考古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些年,随着径迹退火特性和径迹长度研究的深入,裂变径迹方法在造山带热历史分析和构造隆升过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构造隆升研究提供年代控制,而且还能获得隆升幅度、隆升速率及隆升方式以及低温热历史等比较全面的山体隆升史资料, 成为研究构造隆升十分简捷、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简述了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构造隆升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研究构造隆升的3种方法:年龄-高程法、矿物对法和径迹长度分析法,并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综合分析已有的青藏高原裂变径迹年代数据,发现在中新世晚期(约10~8 Ma)之前隆升速率较慢,之后隆升速率加快,尤其是上新世晚期(4~3 Ma)以来隆升速率迅速加快.这与地层学、沉积学等其他传统方法得出来的结论基本一致.并探讨了将来青藏高原裂变径迹研究的方向.

关 键 词:裂变径迹方法  构造隆升  青藏高原  热历史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ibetan Tectonic Uplif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