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7·21”北京特大暴雨模拟的影响
引用本文:徐之骁,徐海明.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7·21”北京特大暴雨模拟的影响[J].气象,2017,43(2):129-140.
作者姓名:徐之骁  徐海明
作者单位: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 2000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94、41105042和41490643)共同资助
摘    要:针对2012年7月21—22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比较WRF V3.5.1版本中KF、BMJ、GD、SAS四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效果,研究对流激发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以及预报降水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KF方案整体效果较好,BMJ方案夸大了强降水区的范围和强度,GD和SAS方案模拟效果较差。各方案在初始对流激发的状态和时间上存在差异,使得演变过程显著不同。总体上,KF方案很好地模拟了对流的触发,在发生强降水时段,上升运动强,水汽条件充足。同时,KF和BMJ方案模拟的深对流区域降水效率高,SAS方案基本均为层云区域,无法模拟出强降水中心。

关 键 词:暴雨,WRF模式,微物理方案,积云对流参数化
收稿时间:2016/6/15 0:00:00
修稿时间:2016/1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