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西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模式讨论——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机制的意义
引用本文:罗良,贾东,李海滨,邓飞,李一泉,武龙.四川盆地西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模式讨论——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机制的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4):593-600.
作者姓名:罗良  贾东  李海滨  邓飞  李一泉  武龙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 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助项目 , 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综合造山带内的构造热年代学及盆地内部进行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提出了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三个背斜(潼梓关背斜、九龙山背斜和南阳坝背斜)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产物。野外观察发现汉中盆地是一个第四纪的拉分盆地,其主控断层具左行走滑性质。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大型地块向东挤出,遭遇强硬的四川克拉通阻挡之后,沿着龙门山形成了一个右行的走滑挤压带,并且影响到邻近的四川盆地,形成北东向背斜。这期构造变形往北延伸进入米仓山,形成具有逆冲性质的北东向断层。四川盆地北面也存在向东的挤出作用,这和汉中盆地主控断层的左行走滑性质是匹配的。四川盆地北面的地块挤出影响了米仓山前缘的四川盆地,由于龙门山和米仓山构造变形的叠加,使得最东面的南阳坝背斜相对于其它两个背斜在褶皱轴上发生了偏转。

关 键 词:四川盆地西北部  磷灰石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东北缘  新生代构造变形  挤出作用
修稿时间:2008-12-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