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
引用本文:李明威,熊江,陈明,唐川.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3(3):182-192.
作者姓名:李明威  熊江  陈明  唐川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 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4.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
摘    要:强烈的山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大量同震滑坡,对当地植被覆盖和生长造成直接破坏。作为表现滑坡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同震滑坡体表面的植被恢复情况对评估震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资料所限,当前对于震区植被恢复进程的研究多为小尺度范围,而对大区域内植被演化机制以及植被与地质灾害活动性的关系认识不足。因此,采用多时相、长时序(2000—2020年)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汶川地震强震区大范围内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研究,计算得到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率,以此探究大范围内植被恢复的普适性规律,同时分析植被恢复与滑坡活动强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71.34%区域的同震滑坡表面植被已处于恢复程度较好阶段;高活动强度、中活动强度、低活动强度和基本稳定的滑坡面积比分别为17.6%、12.4%、17.7%和52.3%。同震滑坡地表恢复趋势表明,汶川震区植被预计在震后约17 a恢复至震前平均水平。然而,植被恢复过程和滑坡活动性的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滑坡地表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后滑坡活动性的下降,但地震对滑坡活动性的影响将比地表植被恢复到震前水平所持续的时间更长。参考前人研...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同震滑坡  植被恢复  滑坡活动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