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0年河南两次大暴雨过程中的低涡特征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苏爱芳,崔丽曼,徐文明,林琳.2010年河南两次大暴雨过程中的低涡特征对比分析[J].湖北气象,2012,31(4).
作者姓名:苏爱芳  崔丽曼  徐文明  林琳
作者单位:1. 中国气象局河南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2. 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2009年度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1年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6—19日河南省连续发生的两次大暴雨过程(分别简称"7.17"过程和"7.19"过程)及其低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17"过程中低涡发展于黄淮西部,而"7.19"过程中低涡为源于四川盆地并在河南境内发展加强的西南涡;副热带高压边缘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扩散南下的冷空气相互作用,有利于中尺度低涡形成和发展;远距离台风及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暖湿气流北上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水汽;涡旋中心东南侧的窄带回波造成了暴雨、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其北侧的东北气流入流区也是强降水集中区域;两次过程能量锋区特征明显,"7.17"过程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对流不稳定条件下,雨强大,而"7.19"过程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弱的对流不稳定或中性大气环境中,雨强(1 h)相对较弱;强的低层辐合与高空辐散耦合的动力结构有利于低涡和垂直上升运动发展,也加强了水汽辐合抬升;涡度收支诊断表明,两次过程中低涡均处于旺盛发展阶段,散度项和扭转项是黄淮地区中低层低涡发展的重要因子。

关 键 词:暴雨  低涡  不稳定条件  涡度收支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low vortex characteristics in two extra heavy rain processes over Henan in July 2010
Abstract:
Keywords:heavy rain  low vortex  convective instability  vorticity budget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