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扬子台地西南缘奥陶纪达瑞威尔期—桑比期地层划分对比与古地理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王光旭,梁艳,龚方怡,吴荣昌,崔雨浓,张一弛,魏鑫,栾晓聪,詹仁斌.扬子台地西南缘奥陶纪达瑞威尔期—桑比期地层划分对比与古地理北大核心CSCD[J].地层学杂志,2022(2):118-137.
作者姓名:王光旭  梁艳  龚方怡  吴荣昌  崔雨浓  张一弛  魏鑫  栾晓聪  詹仁斌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210008;3.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4.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1;
基金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1102、21312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和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2020311)共同资助。
摘    要:扬子台地西缘(今昆明—西昌—成都之间)奥陶纪达瑞威尔期—桑比期地层以往多被笼统地归入“巧家组”,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综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前人资料,本文认为“巧家组”仅限于台地西南缘(今川滇交界南部与滇中),代表康滇古陆与滇黔桂古陆之间的浅水海湾沉积,与台地西缘其他地区相当层位岩相差别明显,宜专文优先详述。在分布区内,“巧家组”两分明显:下部以白云岩为主,广布于滇中至川滇交界南部,向古地理上远岸一侧相变为灰岩;上部以一套碎屑-碳酸盐混积岩为特色,底部常发育铁鲕层,其分布限于川滇交界南部,亦向远岸一侧过渡为灰岩沉积。以此认识为基础,按照现代命名规范的目标和要求,本文提出“巧家组”划分命名修订方案,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研究区内地层单位名称的稳定与统一,即:维持“巧家组”原义,提升其为巧家群;恢复使用诺多组和华弹组分别指称“巧家组”的下部和上部;将华弹组非正式划分为下、中、上三段;鉴于华弹组底部铁鲕层在上扬子区分布较为广泛,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价值,创名西瑶层称之。同时,本文认为诺多组和华弹组的时代分属于达瑞威尔早期和达瑞威尔晚期—桑比期。在新的地层框架下,本研究系统汇总了现有的资料,进而讨论了研究区达瑞威尔期—桑比期的古地理变迁。

关 键 词:地层学  古地理  奥陶纪  达瑞威尔期  桑比期  华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