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酸性喷出岩球状组构的成因及研究意义
引用本文:马强,郭建芳,郑建平.酸性喷出岩球状组构的成因及研究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5):988-997+962.
作者姓名:马强  郭建芳  郑建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3050,42288201);
摘    要:球状组构(包括球粒和石泡)是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的特殊原生构造。基于中国东部的有关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这种高温结晶球状组构的基本特征、成因和研究意义。球状组构内部常呈同心圈层放射状排列的长英质矿物聚集体,由内到外长石和石英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及长石的成分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它们形成于酸性岩浆冷却过程,受岩浆温度、过冷度、熔体中挥发分等因素的控制。球粒结构并不是单一的脱玻化成因,石泡可能也并非简单的气体逃逸体积收缩过程。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球状组构提供了自然条件下晶体的生长和成核动力学的直接记录,能提供岩浆挥发分组成与变化的信息,对于认识岩浆结晶动力学过程、酸性火山岩喷发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东部早白垩世石泡/球粒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分布较广,有待深入研究。

关 键 词:石泡构造  球粒结构  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  结晶  挥发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