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汶川地震(Ms 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
引用本文:李海兵,司家亮,裴军令,付小方,王宗秀,李宁,侯立玮,吴富峣,潘家伟.汶川地震(Ms 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J].第四纪研究,2010,30(4).
作者姓名:李海兵  司家亮  裴军令  付小方  王宗秀  李宁  侯立玮  吴富峣  潘家伟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台湾大学,台北,10617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4.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81
5. 四川地矿局第109地质队,成都,6100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摘    要:汶川地震(Ms8.0)形成了具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的映秀-北川破裂带、纯逆冲性质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以及它们之间具左旋走滑-逆冲性质的小鱼洞破裂带,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其地表破裂过程对理解发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根据地表破裂带的不同运动特性以及分段性,并结合不同地段同震断层擦痕行迹,探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通过详细分析,认为沿地表破裂带出现南北两个大的滑移量峰值,以及南北两段破裂带的几何分布和运动特性均不同,表明汶川地震是由南北两个次级破裂事件组成,这个结论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并根据八角庙和北川地区同震断层擦痕的运动学对比研究,推测汶川地震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沿映秀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形成约100-80kin长近纯逆冲性质的映秀-清平段地表破裂带和灌县-安县地表破裂带,并且在这两条破裂带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形成了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由于南部初期破裂事件触发了北川断裂的活动,造成后期破裂事件的发生.后期破裂事件以右旋走滑(或右旋斜冲)运动为主,沿映秀-北川断裂形成龙池-深溪沟-八角庙-清平-擂鼓-北川-南坝-石坎等一线破裂带,该破裂带在映秀断裂带上叠加了第一次破裂事件形成的部分破裂带,整体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擂鼓-北川-南坝-石坎段)只反映了第一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所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中约270km长的映秀-北川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而约80km长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为纯逆冲性质.地震破裂过程是一动态复杂的物理过程,上述地表破裂模型可以解释两条不同性质破裂带的形成.但是否符合实际的地震破裂过程,还需要通过近台网地震波数据精细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验证.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破裂带  灌县-安县破裂带  同震断层擦痕  地表破裂过程

INVESTIGATING THE SURFACE RUPTURE PROCES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Ms 8.0)
Li Haibing,Si Jialiang,Pei Junling,Fu Xiaofang,Wang Zongxiu,Li Ning,Hou Liwei,Wu Fuyao,Pan Jiawei.INVESTIGATING THE SURFACE RUPTURE PROCES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Ms 8.0)[J].Quaternary Sciences,2010,30(4).
Authors:Li Haibing  Si Jialiang  Pei Junling  Fu Xiaofang  Wang Zongxiu  Li Ning  Hou Liwei  Wu Fuyao  Pan Jiaw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