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豫西熊耳山斑竹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摘    要:豫西熊耳山已知的121个内生金属矿床(点)均位于经线112°E以西,其东尚未发现内生金属床(点),对位于经线112°E以东燕山期斑竹寺花岗斑岩开展成因研究有助于区域找矿思路的转变。斑竹寺岩体具有高硅、富碱高钾、贫镁低钙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介于1.02~1.09之间。它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平滑、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_N范围为18.48~24.85,无明显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中Rb和Th富集,具有明显的Nb、Ta、P和Ti负异常。斑竹寺岩体的Sr含量高、Y及Yb含量低,具有埃达克岩属性,它是加厚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源区残余相矿物包括石榴石和金红石。斑竹寺岩体是早白垩世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区域上广泛产出与其形成时代相近的成矿作用,它还显示了Au、Pb、Zn等成矿元素的异常富集特征,斑竹寺岩体深部及周缘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