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作者姓名:罗小青  巫郎琪  徐建军  李凯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 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运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基金项目:2020年湛江市非资助科技计划项目(200518174546338):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大气热源关系探究;广东海洋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80420011):数值天气预报;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010403032104):El Ni?o事件消亡期对流层上层海陆热力差异的演变
摘    要:该文采用中国气象局月值站点数据和JRA-55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发现4—6月降水中心从南岭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同时伴随副高东退北抬。6月降水范围和强度最大,降水空间分布的典型模态是全区变化一致型。降水偏多年副高异常偏西,西南气流强盛,华南地区大气整层被强热源控制,且伴随显著上升气流。菲律宾以东和孟加拉湾西侧被异常冷源控制,伴随强下沉气流,异常冷热源在400 hPa高度达最强。合成和相关分析表明,前汛期菲律宾以东异常冷源加强下沉气流,使副高西伸加强,利于东南气流沿南海北上。孟加拉湾西侧异常冷源加强低空气流反气旋式辐散,从而使冷源东侧的印缅槽加深东进,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北上。来自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在华南地区汇合,而华南地区异常强热源抽吸低空气流辐合上升,从而造成前汛期降水偏多。降水偏少年也可采用相似机理来解释。

关 键 词:华南前汛期  降水  大气热源
收稿时间:2020/9/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