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岭地区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展望
引用本文:李红中,杨志军,周永章,古志红,吕文超.秦岭地区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展望[J].矿物学报,2007,27(Z1):441-443.
作者姓名:李红中  杨志军  周永章  古志红  吕文超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06CB4035008)
摘    要:在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基本构造单元:华北陆块、扬子陆块及其之间的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地史上,受加里东-海西期俯冲-碰撞作用,致使扬子大陆被动陆缘在地幔热流上涌时引发南秦岭陆缘裂谷作用,继而在古特提斯扩张叠加下勉略洋扩张打开,并直接造成南秦岭陆内地壳伸展及断陷盆地形成.除在古生代沉积建造中酿造多种类型的含矿岩系外,重要的是在断陷盆地中形成一大批超大、大、中小型热水沉积型层控铅锌矿床.硅质岩是造山带中分布较为广泛的岩石类型之一,在秦岭地区也同样广泛发育,并且与矿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