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下江群清水江组的凝灰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引用本文:吴开彬,覃永军,蒋开源,卢定彪,吴滔.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下江群清水江组的凝灰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J].贵州地质,2022,39(4):373-385.
作者姓名:吴开彬  覃永军  蒋开源  卢定彪  吴滔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81;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贵阳550004
基金项目: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179);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DKJJ2020-01)。
摘    要:江南造山带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形成统一华南板块过程中,长期碰撞拼合的产物,区域上,广泛出露最老的前寒武纪时期的地层,岩石主要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华南板块在前寒武的形成演化,以及前寒武地层的时代归属、地层划分和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黔东南榕江县朗洞采集了下江群清水江组中的凝灰岩,开展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研究。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682±48 Ma,与黔东南地区已获取的清水江组中凝灰岩或含凝灰质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将清水江组沉积时限大致限制在785755 Ma。这一年龄与相邻的广西龙胜三门街的辉长辉绿岩(761±8 Ma)、流纹英安岩(765±14 Ma)和湖南通道的超镁铁岩(772±11 Ma)等岩浆岩同位素数据高度吻合,可能同属雪峰期火山-岩浆作用产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比值在地球化学图解显示,下江群清水江组凝灰岩中锆石具有岛弧源区锆石特征,暗示该时期黔东南地区可能属于沟-弧-盆大地构造背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在该时期属于弧陆俯冲环境,自此之后,统一的华南板块最终形成,江南造山带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关 键 词:黔东南  新元古代  下江群清水江组  锆石U-Pb年龄  江南造山带形成演化
收稿时间:2022/7/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