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康达效应的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参数匹配
引用本文:杨 强,刘 珅,降星辰,刘广治,夏建新.基于康达效应的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参数匹配[J].海洋工程,2023,41(5):181-192.
作者姓名:杨 强  刘 珅  降星辰  刘广治  夏建新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矿产与极地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3.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06234,51339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C2801500)
摘    要: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短缺,深海矿产资源将成为人类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采集装置作为深海采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解决采集率问题还要关注采矿活动造成的环境扰动。基于康达效应与CFD方法,获取采集装置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精细划分流场内部结核各运动阶段的迁移状态,并使用射流角度与凸曲面壁半径控制变量,探讨采集装置参数对流场特征的影响,进而优化采集装置参数匹配。结果表明:1) 采集装置射流角度和凸曲面壁半径的增大,增加了流场均匀度,使得动能更集中于底部区,采集装置运动速度的增加会增强凸曲面壁下康达效应,当速度为0.5 m/s时,内部流场较为稳定;2) 采集装置射流角度、凸曲面壁半径与结核升力指数和曳力存在显著相关性,一定范围内,升力指数随着采集装置射流角度变大或凸曲面壁半径变小而升高;3) 分析对比结核运动阶段中迁移变化,当采集装置离底高度为80 mm,射流角度为45°,凸曲面壁半径为350 mm,采集装置运动速度为0.5 m/s时,结核能够精准进入吸入口。研究结果可为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的设计与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关 键 词:多金属结核  康达效应  海底采矿  采集装置  参数匹配  运动特征
收稿时间:2023/3/27 0:00:00
修稿时间:2023/5/3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