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3年辽东半岛2次切变线暴雨的对比分析
摘    要: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E(0.1°×0.1°)云顶亮温资料、大连地区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28日和30日辽东半岛的2次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半岛地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环流特征和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沿切变线生成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或中尺度云团是造成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但2次过程的切变线与其北侧高空槽的相对位置不同,辽东半岛强降水的动力、热力条件及触发的关键因素不同;(2)当切变线位于北支槽前,水汽输送持续时间长,辽东半岛获得较多的水汽能量,低层水平辐合较强,上升运动和湿层深厚。低空或超低空西南气流的加强是触发MCC发展的主要因子,暴雨区出现在地面辐合线南侧的偏南急流极值区;(3)当切变线位于北支槽后,水汽输送带快速东移,获得的水汽补充相对少。暴雨区的水平辐合不强,湿层浅薄,但较大的水平风垂直切变有利于MCC发展。北槽后南下的冷空气是触发因子,暴雨区出现在地面辐合线北侧。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Rainstorm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hear Lines in 2013 over Liaodong Peninsul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