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门湾沿岸土壤潜在有毒元素分布、来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引用本文:田元,曹珂,印萍,高飞,段晓勇,吕胜华,陈小英.三门湾沿岸土壤潜在有毒元素分布、来源及环境风险评价[J].海洋地质动态,2023(6):32-45.
作者姓名:田元  曹珂  印萍  高飞  段晓勇  吕胜华  陈小英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浙江中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19027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地球观测应用研究”(SQ2019YFE012389);
摘    要:土壤中潜在有毒元素(PTEs)易通过食物链的累积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探究其浓度对于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浙江三门湾沿岸土壤中PTEs含量、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在三门湾沿岸4个小流域采集了36个站位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黏土矿物、土壤酸碱度、10种PTEs及Si、Al、Fe和TOC含量分析。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进行了来源分析,并采用《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2018)、富集因子(EF)、内梅罗污染指数(PI)及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RI)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貌单元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差异明显,山间平原土壤高岭石和绿泥石占比相对高(平均值>30%),海积平原伊利石占比相对高(>60%)。山间平原土壤主要为原地母岩风化成壤,而海积平原区土壤主要为历史时期长江来源沉积物改造而成。土壤PTEs整体上呈现流域上游向下游增加的分布趋势。平均富集程度依次为Hg>Cd>Sb>As>Pb>Ni>Cr>Co>Zn> Cu。Hg元素轻微富集、中等富集和中等严重富集站位占比分别为27.8%、2.8%和2...

关 键 词:三门湾  土壤  黏土矿物  潜在有毒元素  污染评价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