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CSD(0~5158m)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
引用本文:梁业恒,孙晓明,徐莉,翟伟,梁金龙,汤倩,李爱菊.CCSD(0~5158m)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07,23(12):3280-3286.
作者姓名:梁业恒  孙晓明  徐莉  翟伟  梁金龙  汤倩  李爱菊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山大学-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隐伏矿床勘查研究院,南京,210007
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隐伏矿床勘查研究院,南京,21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地质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本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0~5158m HP-UHP变质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冷热台与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其中含有4种流体包裹体:(Ⅰ型)盐水溶液包裹体,并进一步分为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a型)、中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襄体(Ⅰb型)、中等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c型)和低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Ⅱ型)N2-CH4纯气相包襄体;(Ⅲ型)含方解石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Ⅳ型)CO2-NaCl-H2O包裹体及纯CO2包裹体.其中Ⅲ和Ⅳ型流体包裹体是CCSD石英脉中首次发现.Ⅰa、Ⅰb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原生的形式赋存在榴辉岩及片麻岩的石英脉或石英颗粒当中,它们主要是被捕获于折返早期高压变质重结晶阶段;Ⅰc和Ⅰd两类包裹体则主要以次生的形式赋存于榴辉岩及片麻岩的石英脉或石英颗粒当中.说明它们是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的较晚阶段捕获的.以原生形式出现的含方解石子晶及CO2包裹体,指示部分石英脉及其围岩可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甚至麻粒岩相阶段.CCSD中的石英脉可能主要形成于折返早期高压变质重结晶阶段,其中的HP-UHP岩石在板决折返及其以后退变质过程中释放出的变质流体活动范围有限,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流动或迁移.

关 键 词:石英脉  HP-UHP变质岩  流体包裹体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修稿时间:2007年6月20日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HP-UHP metamorphic rocks from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HANG YeHeng,SUN XiaoMing,XU Li,ZHAI Wei,LIANG JinLong,TANG Qian,LI AiJu.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HP-UHP metamorphic rocks from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7,23(12):3280-3286.
Authors:HANG YeHeng  SUN XiaoMing  XU Li  ZHAI Wei  LIANG JinLong  TANG Qian  LI AiJu
Abstract:
Keywords:Quar(?)z vein  HP-UHP metamorphic rock  Fluid inclusion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CCSD)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