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洋中示踪物等值线的分形长度及其与混合效率的关系
引用本文:钱钰坤,刘统亚,张华,彭世球.海洋中示踪物等值线的分形长度及其与混合效率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24(1):1-15.
作者姓名:钱钰坤  刘统亚  张华  彭世球
作者单位:1.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应用海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3.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31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023、41931182、42106008、42376028);;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TO2107)~~;
摘    要:涡致混合扩散是物理海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有效扩散”理论,研究示踪物等值线在海表地转湍流的多尺度搅拌作用下,发生拉伸、扭曲、变形、折叠等改变其几何拓扑结构的现象,并探讨了等值线分形长度的变化与混合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转流场的搅拌下,示踪物的等值线会被迅速拉长,并产生丰富的精细结构。这种分形式的增长可达原长度的10~20倍,是混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而涡丝和锋面伴随的梯度增强虽然也有贡献,但为次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示踪物模拟过程中,小尺度扩散会通过不可逆混合对示踪物进行均匀化,从而抹平等值线的精细结构,抑制等值线的增长,限制混合效率的提高。基于“数盒子”算法计算了等值线的分形维度,其数值在1.4到1.6之间,介于一维和二维之间。但由于地转湍流数据分辨率的限制,无法考虑更小尺度(次中尺度过程)的搅拌作用,可能低估了等值线的分形长度和混合效率。本研究将海洋混合与等值线几何特征联系了起来,初步得到了分形长度和混合效率两者的经验关系式,未来可以利用图像识别等成熟遥感技术将海洋示踪物等值线的几何特征直接转换为混合效率,为诊断分析海洋混合及其参数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 键 词:海洋混合  地转湍流  分形几何  有效扩散  等值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