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
引用本文:张效嘉,线薇微.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J].海洋科学,2016,40(7):60-72.
作者姓名:张效嘉  线薇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1176138 号和 31272663号);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 U1406403);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项目(JJ 2012-2013 号)
摘    要:为构建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 作者根据1985~1986年全年12个航次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综合调查数据, 分析此历史时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 并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估。1985~1986年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包括16个功能群, 各功能群的营养级在1~4.52, 中上层游泳生物食性鱼类占据最高营养级。各功能群间关系主要由3种途径导致: 控制类型、生态位重叠和营养级联。营养级聚合分析表明, 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中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 直接来自初级生产者的占比57%。此历史时期长江口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平均转化效率为12.4%, 其中来自碎屑的能流转换效率为12.9%, 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 该历史时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71和0.10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9.35%和2.778, 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724。

关 键 词:长江口    能量流动    网络分析    生态通道模型
收稿时间:2014/12/24 0:00:00
修稿时间:2015/4/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