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变化模式
引用本文:庄树宏,陈礼学,孙力.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变化模式[J].海洋科学,2004,28(8):47-54.
作者姓名:庄树宏  陈礼学  孙力
作者单位:1. 烟台大学,化学与生物理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2. 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J00C57)
摘    要:采用样方法对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进行了2年的生态学调查。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群落中最高和较高的藻类物种数量出现在4~8月 ,而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在所有季节中红藻类群种类最为丰富 ,其次是褐藻 ,绿藻最少。群落中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序列如下 :8月>10月>6月>12月>4月>2月。群落的生物量和各藻类类群的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龙须岛潮间带的海水温度变化相吻合 ,只有红藻类群的生物量在8月份略有下降。群落中大型底栖藻类的区系成分和优势种群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波动或更替。总体来看 ,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区系成分以暖温带成分为主 ,其次为冷水性成分、暖水性成分、温带成分和亚寒带成分。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季节变化序列依次为 :4月>6月>8月>2月>12月>10月 ,物种多样性为 :4月>6月>8月>2月>10月>12月 ,均匀度指数为 :4月>10月>2月>6月>8月>12月。龙须岛浪蚀花岗岩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3个季相 :“肠浒苔、珊瑚藻、石莼为优势种的冬、春季藻类群丛”、“鼠尾藻、石莼、珊瑚藻为优势种的夏季藻类群丛”和“石莼、叉枝藻、鼠尾藻为优势种的秋季藻类群丛”。潮间带海水的温度的季节变化是导致

关 键 词:季节变化  潮间带  大型底栖藻类  群落多样性  生物量  龙须岛
文章编号:1000-3096(2004)08-0047-08
收稿时间:2003/1/13 0:00:00
修稿时间:2003年1月13日

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the benthic macroalgal community in a wave - eroded granite intertidal at Longxu Dao,northwest coast of the Yellow Sea
ZHUANG Shu-hong ,CHEN Li-xue ,SUN Li.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the benthic macroalgal community in a wave - eroded granite intertidal at Longxu Dao,northwest coast of the Yellow Sea[J].Marine Sciences,2004,28(8):47-54.
Authors:ZHUANG Shu-hong  CHEN Li-xue  SUN Li
Institution:ZHUANG Shu-hong 1,CHEN Li-xue 2,SUN Li 1
Abstract:
Keywords:seasonal variation  intertidals  benthic macroalgae  community diversity  Longxu Dao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