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混合岩形成模式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刘新秒,李长民.混合岩形成模式的研究进展[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1,24(4):237-246.
作者姓名:刘新秒  李长民
作者单位:[1]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2]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天津300250
摘    要:混合岩形成模式历来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混合岩在许多情况下形成于进变质的脱水熔融作用,并伴随着有限量的熔体分离作用。熔融过程中形成熔体的多少受到熔体水中含量的控制,而水含量又是温度、压力、熔体成分和水活度的函数。在水活度低和温度高的情况下,产生在地壳中的熔体(如A型花岗岩的)含水量比以前的假设要高。顺时针的P-T轨迹可能有利于流体从结晶熔体中释放出来,同时产生脱水矿物组合,而释放出来的水可以导致相邻岩石的水饱和熔融。熔体形成后的不完全汲取的特点,改变了局部原岩的总体成份,导致原地结晶的熔体和剩余物质随着温度降低而发生退变质反应。这种退变质反应具有不完全性,经常在混合晚期的结构中被记录下来。由此推导的P-T轨迹压力值的误差较大,其准确性受到了怀疑,与之相应的大地构造环境也应该重新考虑。

关 键 词:脱水熔融作用  温度  压力  水活度  混合岩  形成模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