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安徽亳州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CSCD
引用本文:何清魏路肖永红.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安徽亳州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CSCD[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3(5):81-90.
作者姓名:何清魏路肖永红
作者单位:1.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30001;
摘    要:近年来皖北平原地区地面沉降问题相对突出,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力的量化研究尚且匮乏。为深入研究沉降灾害的发育特征,文章以亳州市为例,基于62景Sentinel-1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亳州市地面沉降主要驱动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亳州市主体沉降速率为5~30 mm/a,平均沉降速率为5.7 mm/a。(2)最严重沉降区位于涡阳县公吉寺镇北侧,幅值为84.3 mm/a,沉降主要受煤矿开采所致;非采煤沉降区,最大沉降速率为25.8 mm/a,位于谯城区东北侧。(3)各驱动力因素对地面沉降的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地下水埋深、深层地下水埋深、单位面积GDP、松散层厚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 键 词:亳州市  地面沉降  SBAS-InSAR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形变驱动力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