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CAP方法的2013湖北巴东5.1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研究
引用本文:赵凌云,张辉,陈俊华,申学林,魏贵春.基于CAP方法的2013湖北巴东5.1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4,36(4):1014-1018.
作者姓名:赵凌云  张辉  陈俊华  申学林  魏贵春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专项基金(SXSN/2377);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IS201246114)
摘    要:利用湖北与重庆区域台网共9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Cut and Paste Method)反演了湖北巴东2013年12月16日MS5.1地震震源机制解,其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I:走向166°,倾角82°,滑动角41 °;节面Ⅱ:走向69°,倾角49°,滑动角169°;最佳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5.5 km附近。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带有逆冲成分的走滑性质断层,主压应力P轴近EW向,主张应力轴近NS向。余震序列主要呈EW分布,少部分呈NS方向分布,较大余震的发震破裂滑动类型以正走滑型的居多,其次为逆倾滑型及逆走滑型。结合7次较大余震的机制解判断,近EW向节面为发震断层。

关 键 词:巴东地震    震源机制解    CAP法(Cut  and  Paste  Method)    地震构造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