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靳学斌,李壮福,陆鹿,冯乐.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4(4).
作者姓名:靳学斌  李壮福  陆鹿  冯乐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资源矿产调查开发项目(2012060013)
摘    要:为了探究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在显微镜下对研究区砂岩进行了系统鉴定、碎屑颗粒组分统计,并利用ICP-MS对该区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扶隆坳组砂岩碎屑颗粒组分石英颗粒含量较高,长石含量较少,岩屑以浅变质岩屑为主,Dickinson图解显示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泥岩样品的REE受成岩作用改造微弱,且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参数显示晚三叠世扶隆坳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热,沉积了一套以陆相沉积环境为主的碎屑岩。综合前述认识,结合本区构造演化史,推断扶隆坳组物源供给主要来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钦防海槽沉积的硅质岩、硅质页岩及泥岩,源区构造背景兼有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性质。

关 键 词:砂岩碎屑组分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扶隆坳组  十万大山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